我看某企業在5年跌了7成營收的3個啟示

近期耳聞到朋友的公司一些消息,非常的感慨。該公司在近4年間,業績從業界龍頭一路下滑到現在僅剩下巔峰時期3成的營收,畢竟一路看了那麼久,看出了幾個問題也跟朋友分享過可以改善的方向,不過就被當成多嘴了XD 在這一篇想透過我從那間公司發現的幾個問題,同時也分享一下一些關於策略、管理上的看法。

背景說明:該公司約70人左右規模,組織扁平由老闆直接發號施令。

策略不明讓部門彼此打架

我在那間公司的朋友其實不只一位,但從不同朋友口中聽到的公司方向卻是非常不一致A跟我說今年目標是海外市場,B說實體線下才是要鞏固的,C說公司今年要放棄舊品類衝刺新的品類….. 有趣的是ABC三人在辦公室的距離彼此都不超過五公尺,彼此說的內容卻有所抵觸,並沒有扁平組織帶來的好處,顯見企業在目標策略的傳達上產生了嚴重的問題。

其實這點可能常見在很多比較老、小的公司,畢竟公司的成長都掛在老闆身上,所以不管策略如何變動,員工只要乖乖聽話就好了。而且在企業規模較小時,這樣的模式可以有效的衝刺但當公司成長到一定地步的時候,策略的不明確反而造成了嚴重的部門衝突。

適時放權 建立檢核機制

當企業逐步成長的時候,公司高層不免都會從原本事事都能輕鬆掌握變成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了的狀況。這時就要適時的放權給下面的主管或員工,讓中低階層的員工也能隨企業一同成長。畢盡隨著企業規模變大,高層已經很難事必躬親,反而要著重在建立部門間溝通、協調與制度建立、資源配置等方向。

若是害怕授權員工會亂搞,反而找了不適任的家人、親信來做高層主導事情,除了打擊員工士氣外,不懂市場環境的高層更容易導致對市場的誤判,反而導致業績衰退。

開闊胸襟 接納異言

事實上很多中小企業都是老闆為王,同時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這樣的狀況卻會導致一個問題:「公司的成長取決於老闆的整體狀況。」隨著企業的成長,若要再往前邁進一步,連老闆都會備感能力不足。這時我會建議與外部朋友、內部員工尋求建議,尤其是內部同仁的建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一定要排除「我是最懂得」這個想法,事實上員工不可能看的比老闆全面,但他們在某些面向看的會比老闆深很多。所以一定要建立收集意見機制,以我司為例,我們會在前1週發布議題並說明要在指定的時間討論,讓參與討論的人有時間作準備、收集資料,同時會建議先整理成文字,避免臨時雜亂無章的口頭報告讓人煩躁。

但也要記得,如果老闆自己的建議被否決時,要有接納的開闊胸襟。千萬不要假民主式的討論,我曾參與過這樣的會議,只要一次,員工就會有「反正公司成敗與我無關」的想法,接下來不只沒有員工願意提出意見,更會發展成老闆說一動、作一動的糟糕情況,不可不慎!

其實從碩士班開始,歷經了五間公司。兩間新創、三間大公司剛好呈現兩種極端,我看到的新創公司快速擴張成長,而三間大公司(其中兩個是事業單位)卻陸續呈現衰敗,我認為最基本的差異就是這三點,與大家分享之外,也希望有想法的各位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