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就有生意?數位轉型的錯誤想法!破除大老闆的3個電商迷思

相信很多讀者在電商或是數位行銷部門工作時都會遇上很多老闆無理的要求,例如:賣東西不需要廣告、好創意就有人看、廣告就是砸錢到水裡…等上個世代的概念,很典型的官大學問大的思維。事實上,第一間上市公司的電商部門時至今日在大陸仍默默無聞,第二間上市公司的電商部門到目前為止應該也是沒多少人知道。(PS. 這兩間的資源投入都相當的大,累計至今都有破億的投入)

為什麼這些大老闆在本體事業上如此成功,但在經營電商上卻是如此失敗呢?原因有幾個:

產品上網就有生意上門

至少在2012年起,以上的條件就百分之百不成立,為何呢?網路時代初期的競爭較低,競品的競爭不大,光是淘寶貨買空賣空的作法就可以爽爽賺。平台在發展初期的紅利也讓當初粉專的成長速度驚人(以我2011實習時的公司為例,10萬人的粉絲觸及人數都可以到5萬左右,下廣告的成效更是驚人),這也是當初取好名字、網站架好、粉專開好、平台簽好就可以有生意的原因。

但時代變了,當遊戲規則漸漸被大家分享之後,線上線下賣家前仆後繼的投入網路,自然的會稀釋掉自然觸及。在不使用廣告(這邊指實體或數位廣告,包含公關操作等方式)的情況下,光網站會不會被看到都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網路流量是免費的

這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謬論,但我確實是遇到還因為反駁被轟出會議室…想像網路是一條街,早期流量不多,但是商店更少,應該說開發成本極低趨近於免費。現在情況可是急轉直下,一條街雖然來的人變多了,但是商店數量更是大幅成長。如果你是路上的店家,你要怎麼做?基本的請人到路上拉客、做招牌,進階點的打廣告。線上流量經營也是一樣的道理,至少在2014年開始基本的做內容、做廣告到現在的找KOL、送優惠…等資金投入的方式就已經是很基礎的流量投入方式。流量是免費的想法,已經是過時且不實際的想法。

產品好就有人買

這邊要講一個概念:
好的產品不等於好的商品。
好的產品不等於好的商品。
好的產品不等於好的商品。
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不講之前的公司,以現在經營的產品為例。產品由大股東的公司設計製造,該公司也是改品類業界龍頭,但這一產品其實在最初的幾年怎麼都賣不出去。該產品設計理念、品質確實都有打中目標客群,但是產品複雜度過高、重量過重、無法完整解決客戶需求、定價等問題,反而導致客戶不肯下手,這就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

產品再好,賣不出去就是庫存。

直至我們接手這2年期間,開始以產品內容分拆、組合、重新設計等方式,與不同客群溝通,逐步擴大銷售額。目前為止,我們至少三類商品讓營收大幅成長、獲利結構更優,同時也是在google搜尋第一名。

以手邊待過的兩間公司、1間關係企業為例,共通點就在於「我的產品很好,客戶應該買單」,但始終沒辦法去確實的解決消費者的需求,最後的結果都是在拼命賣庫存罷了,然後每過一陣子再次重複這樣的循環。

大老闆要怎麼做數位轉型

怎麼具體的經營電商(or新零售),網路有很多高手分享,我之後也會以我的經驗分享,但我這邊要先提出三個心法

開放心胸,嘗試擁抱新科技

千萬不要有因為以前怎麼做,所以新的東西都是來騙錢的想法。應該去嘗試了解新的科技,思索如何透過新科技來放大營收、降低成本、減少人力耗損。
(我先說我不是老闆,只是以我為例,透過雲端工具協助讓我可以很輕易的一個人做到約三人份的事情)

迭代思維,不進則退

要不斷思考產品的進化與革新,不管賣的好壞與否都要一直進化產品,一方面迎合消費者消費習慣轉變,一方面加大與競爭者的差距。
(以關係企業為例,該司主力產品已經近五年沒有調整,即使兩年前部分市佔被另一間僅開設三年企業以貼近市場主流想法的產品搶走,但持續至今也無迭代改進,所以目前業績已不比五年前)

接納新思維

基本上我可以說,除了電商業界、30-40歲的老闆主管外,年紀較大的老闆主管們可以說是「完全不懂」現在的網路如何運作。如果你是不懂的主管,你務必要放開心胸,接納下屬的意見或想法,並自行去了解是否採用。要想加速了解的話,網路上很多課程可以去多聽。

如果你是那個相對了解的下屬,我會建議你嘗試用上層的語言去解釋現在的概念,加速對方了解電商的概念,讓雙方的溝通可以更流暢。
(舉個例子,我曾經報告要使否要進行網路廣告就被高層反問了一句「幾百萬的費用你這專員憑什麼開口要」,老樣子又不給說明,然後霹哩啪拉的數落一頓。會後才瞭解,高層對於廣告的概念是報紙頭版、電視廣告,各位讀者你看這是多大的觀念落差。)

你有遇過什麼樣的奇耙事嗎?留言我們可以一起笑、一起罵或是一起想辦法面對喔:)

發佈回覆給「Tam」的留言 取消回覆